赤壁的熊熊大火彻底摧毁了曹操的霸业,随之拉开了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壮阔序幕!
提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几乎人人皆知,谁是真正的英雄,人人心中自有定论。但若谈及“奸雄”之名,曹操无疑是最响亮的一个。
曹操,即曹孟德,汉末时代的权臣,虽然没有天子之名,却行使着天子的权力。尽管他手握强大的军队,实际掌控朝政,然而终其一生,却未曾登上皇帝的宝座。即使被称为“天下共主”,也不过是“曹丞相”而已。
人无完人,犯错是难免的,无论职位多高。但曹操所犯的失误,最终导致他亲密的贴身保镖、长子和侄子接连陨落。正所谓“色字头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难逃”,这位奸雄以自身经历生动诠释了这条永恒不变的真理。
展开剩余88%建安元年,张济为抢夺粮草进攻穰城,不幸中箭阵亡,侄子张绣继承家业,驻守宛城。宛城距许昌不过百里,成为曹操难以忽视的心腹大患。
建安二年,曹操大军来到淯水,谋士贾诩建议降服张绣。果然,张绣率众归降,曹操喜出望外,于是宴请群臣庆祝。宴会结束后,曹操悄悄问身边侍从:“这里有女人吗?”安民答:“昨晚窥见一位美妇,是张济的妻子。”曹操暗自高兴,立即命令带来五十名甲士将她押回。
不久,曹操见到这位美妇,言辞大胆无忌:“今夜得见夫人,实乃幸事。愿与夫人同枕共眠,共享荣华富贵,如何?”邹氏点头应允。虽然他说只是一夜,却远不止此。曹操还说:“明日与你同住寨中。”次日,将她移至城外安置,不许她随意出入,每日与她欢聚,忘返归期。
当年邹氏位列十大美人榜第七,足见“色”对曹操创业之路的阻碍有多大。连如此奸雄也沉迷其中,足以窥见其魔力。
不过,责任绝非全在色欲。酒精是助燃的火焰。若非喝醉,曹操不会轻易问“有女人否?”,不会忽视她是张绣的婶婶,也不会如此直白。曹操直爽,却因酒失了理智。
事情远比表面复杂。张绣为降将,曹操竟不顾身份私睡其婶婶,张绣闻讯怒不可遏:“曹贼辱我至极!”在婶婶的怂恿下,与谋士贾诩密谋刺杀曹操。
“太祖纳张济妻,张绣愤恨不已。太祖得知后,密谋杀张绣,但计谋败露,张绣乘机突袭。”
当夜,帐外马嘶声声,寨中喊杀声震天。曹操惊慌失措,幸得忠勇典韦死死守门,斩杀数十追兵。张绣虽尊敬典韦,欲活捉之,却被典韦怒骂“无心二主”,最终壮烈牺牲,这位汉朝的樊哙,用生命诠释了忠诚。
但张绣不肯放过曹操,曹操侄子曹安民奋力挡箭,以命换主,连同曹操爱马绝影同死。
危急关头,曹操长子曹昂弃马为父作掩护,壮烈牺牲,为父争取逃生良机。
此役成为曹操生涯污点,后世多指责他为酒色所迷,误事不浅。但曹操真正的错误,是未能将张绣家族作为人质控制,棋差一着。
失去亲人后,曹操感慨:“我折损长子、爱侄,无甚痛惜,独对典韦号泣。”这句话既是情感流露,也是政治手腕的展示。若曹昂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显然,这位奸雄对“色”是毫无节制的。如果说曹操一生最执迷的嗜好是人妻,这便是对他复杂性格的真实写照。
谈到貂蝉,这位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号称闭月羞花。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被送给关羽,却被关羽厌恶,最终逼得自缢身亡。关羽对财色不感兴趣,令人敬佩,是忠义无双的典范。
回看历史,貂蝉实为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杜夫人。
她之美艳,曹操与刘备围攻吕布于下邳时,关羽多次请求娶她,曹操最初不以为意,既然局势已定,送出美女以笼络人心亦属正常。
但关羽的再三请求引起曹操疑虑,担心关羽不守信用,便先派人秘密接她。若非关羽如此执着,或许曹操根本不会多加关注,或许后世历史便改写,甚至“关平”“关兴”也不会出现。
以关羽的智慧,他对曹操的反复无常定有深刻认识,这事件或许坚定了他对曹操的不信任。后即便被曹操俘虏,依旧心怀抵触,兵败时坚称“降汉不降曹”。曹操对此心知肚明,明白两人三观不合,只得放他离开。
曹操多疑,手下错杀无数,从吕伯奢到荀彧,再到许攸、杨修,或因言语失当,或因才华傲慢,无论缘由,他从不愧疚。唯一触动其悔恨心弦的,竟是那位绝世名医华佗。
华佗,字元放,与张仲景齐名,被誉为“医神”“医圣”。
他是外科名手,最著名的是传说中的“刮骨疗毒”,但真实事迹中,他仅用十天医治重伤的周泰,令世人称奇。
然而,华佗个性耿直甚至倔强,当时医术被视为方术,他对此深感不满。救死扶伤难道不是最高尚的事业吗?他只想用医术救人起死回生,却因治疗曹操遭遇厄运。
曹操监国后,常年头痛难忍,知华佗医术高超,便召其诊治。华佗直言:“此病难根治,虽可缓解,但无法治愈,我想先回家看看家人。”
曹操同意,数月无音。痛苦难忍的曹操再度催促,华佗推说家妻生病不便离开。曹操查证后发现此言不实,大怒之下令许昌太守逮捕华佗严刑拷打。华佗无奈认罪,最终被处死。
荀彧为华佗求情,称其医术高明,死可惜。曹操却冷漠回应:“天下之大,难道真无他人可医?”最终华佗惨死狱中。
华佗临终预言,曹操爱子仓舒患病时,曹操深感悔恨:“吾悔杀华佗。”
纵观三国,能与曹操齐名的奸雄不多,而与他同为反派的,则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
曹操任丞相后,任命司马懿为教育部长,因司马家族支持曹操称帝,逐渐获其信任。
但曹操想考验司马懿的忠诚,得知其能脖子一百八十度旋转,心生杀意。
他令司马懿前行时忽然回头,身体正面不动,以此试探。
更有梦境预示:“司马懿非人臣,必有预谋。”
曹丕见父亲多疑,未敢反驳,反而视司马懿为克制弟弟曹植的关键力量。
曹操屡次暗杀司马懿,但因其低调隐忍及曹丕保护,始终幸免。曹操只能无奈感叹,司马懿命不该绝。
这既是轮回,也是宿命。睡了不该睡的人,杀了不该杀的人,放了不该放的人,皆与其缺乏自省和自控有关。
如此性格注定难成大业,虽说是血性,却又冲动莽撞。事发之后,从不反思自身,只怪他人。或许,这正是他终生放荡不羁,虽戎马一生
发布于:天津市十大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