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谈到近期让美军最为忧虑的事情,那么毫无疑问,莫过于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动态。自从5月26日辽宁号成功突破了“第一岛链”,这一行动标志着中国海军的一次重要跃进,随即开始了密集的舰载机起降训练。在随后的两天里,辽宁号舰载机完成了超过120架次的起飞任务,涵盖了不同类型的舰载机。紧接着,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向南推进,进入了菲律宾海。期间,虽然日本自卫队派遣了舰艇进行远程跟踪,但自5月30日之后,日本方面便未再发布关于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任何行动更新。这也许是因为海上自卫队的舰艇未能紧跟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高速行动节奏,导致失去了继续跟踪的能力。同时,正当局势逐渐升温之时,美军的华盛顿号航母则回到了横须贺港,未能参与此次行动的监视。
直到6月7日,辽宁号航母战斗群“消失”了整整七天之后,关于它的动态才再度浮出水面。这一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引发了美日两国的震动。在这七天内,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航行轨迹可能出乎他们的预料。事实上,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在这段时间内向东航行,突破了菲律宾海,直接穿越至关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并于6月7日至8日停留在硫磺岛以东的海域。根据航行轨迹的判断,辽宁号航母战斗群或将继续向硫磺岛周边海域进发,或者选择从硫磺岛与关岛之间的海域返回菲律宾海。这一系列举动,显然对美军所建立的“第二岛链”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仿佛直接践踏了这一防线。
展开剩余73%自2012年服役以来,辽宁号航母标志着中国海军逐步迈入远洋作战的新纪元,尤其是在2016年12月,辽宁号首次突破“第一岛链”,带领舰队进入西太平洋进行远洋训练。这一事件被外界普遍视为中国海军的一次历史性转折,意味着中国海军逐步摆脱了以中近海防御为主的传统,逐步转型为能够独立进行高强度远洋作战的现代海军。而在时隔9年后,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再次横跨“第二岛链”,展现了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显著提升。
回顾2016年,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突破第一岛链时,舰队护航阵容的主力由052D型驱逐舰和多艘054A型护卫舰组成。与之相比,此次行动中,辽宁号的护航阵容明显升级,主力护航舰艇已经更换为吨位更大的055型防空驱逐舰。据日本防卫省提供的情报,此次出现在关岛以东海域的辽宁号战斗群舰队,包含了两艘055型驱逐舰(101南昌舰与104无锡舰)、两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121齐齐哈尔舰与122唐山舰)、一艘054A型护卫舰(538烟台舰)以及两艘综合补给舰(901型呼伦湖舰与903型可可西里湖舰)。
辽宁号此次的远洋航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它全面展示了中国海军强大的远洋作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辽宁号战斗群的阵容虽然已经非常强大,但并未算作最精锐的作战阵容。从5月26日进入西太平洋以来,其他中国海军的大型舰艇也相继突破了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战群,至少有16艘大型舰艇参与其中。换言之,辽宁号航母战斗群此次出行,并未展现出最强阵容,如果需要,中国海军随时可以调动更多舰艇,组成更为精锐的作战阵容,其中包括8艘以上的大型防空驱逐舰,涵盖055型和052D型驱逐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护航阵容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火力支撑。4艘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搭载了384个垂直发射单元,舰队的各类导弹接近500枚。这其中,不乏数十枚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与辽宁号舰载的歼-15(包括歼-15T)舰载机相结合,这支舰队不仅具备强大的海上攻防能力,还能在需要时与任何外军航母战斗群正面交锋,同时具有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根据辽宁号战斗群的航行轨迹来看,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关键军事基地——关岛,曾一度处于辽宁号航母战斗群舰载机和远程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其次,辽宁号航母战斗群的远洋行动,完全扰乱了美军近年来的战略部署。美军早已意识到“第一岛链”已不再能有效遏制中国,因此近年来将战略重心转向了“第二岛链”,尤其是关岛,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枢纽。美军不断加强关岛的防空能力,增派标准-6和爱国者-3防空导弹系统,并大量调兵驻守关岛,以增强其在战争中的生存能力。然而,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围绕关岛展开的大规模行动,几乎宣告了美军这一战略的失败。这一行动表明,在未来的战争中,包括关岛在内的“第二岛链”上的所有美军基地,都可能成为中国远程导弹和航母战斗群的打击目标。关岛不再是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安全后方,而有可能变成中国海军的重点打击目标。这也意味着美军原本寄希望于关岛基地作为后盾,进行决战的战略构想,已经彻底崩塌。
发布于:天津市十大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